当前位置: 首页 理论探讨 内容详情

5万个孩子吃到了免费营养午餐

查看:10933次  原创作者: 师晓鹃 冯耀华/文 何学俏/图  责任编辑:  信息来源:当代生活报  审稿人:  时间:2011-11-24 03:29:11

  编者按

 当城市儿童开始为肥胖问题而困扰时,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,数量众多的贫困地区的儿童每日吃的是黄豆拌辣椒,他们营养摄入严重不足。

  今年1026日,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: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,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,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。此前,由《凤凰周刊》记者邓飞等500多家媒体记者发起的“免费午餐”项目,已为77所学校1万多孩子提供了免费午餐。评论认为,民间公益行动获得政府积极回应并接过“接力棒”,这样的良性互动无疑将成为中国慈善行动的一个范例。

  而在马山县,这样的良性互动正获得深刻诠释:“营养午餐”项目惠及5万多学生,由九阳公司发起的“九阳希望厨房”正在23所学校开展,由南宁市优秀退休教师组织实施的“常青义教”项目也结出累累硕果,这三项公益活动得以顺利开展,当地政府对此出台配套政策,拨放配套款项,政府、民间、媒体三者努力形成合力,被誉为公益行动的“马山模式”。

  日前,本报记者走进马山,走访乡村学校,探访“希望厨房”、免费午餐和常青义教的实施情况,试图为你解读“马山模式”的亮点所在。

南宁到马山,直接距离不足100公里,很短,开车一个多小时即可抵达。

  “午餐吃什么?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,两地却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。

  “吃鸡鸭鱼肉啊!”城里的孩子给出的更多是这样的答案。

  而马山县山区里的孩子给出的答案是:白粥、玉米粥。

   一个好消息:

  国家出台“营养午餐”

  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

1116,马山县林圩镇甘豆小学进门大路边,韦炳财校长带着几位老师,正迎接一批重要客人的到来。

 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于起翔带着广西日报、南国早报、当代生活报和广西电视台等媒体记者10余人,九阳公司公益部总监陈培娟,还有马山县的领导及教育局官员们一行20多人来到学校。“来,让我们一起为九阳公司与当代生活报定点帮扶的希望厨房挂牌!”虽然没有鞭炮,但掌声很热烈地响起来,一块黄白相间的牌子叮叮当当地挂在新建的厨房门前。

  一辆蒸饭车、一台自动热开水器、一台豆浆机、一台绞肉机和一台冰柜,还有不锈钢的碗具一批,甘豆小学从此多了这些“家当”,这是九阳公司捐赠的希望厨房的全部设备,待装好电表后,不日就可以投入使用。

  “我们在林圩镇一共捐赠了23套厨房设备。”陈培娟说,23所学校各有一套,跟甘豆小学待遇一样。而在其他小学,南国早报、广西电台、广西电视台等媒体与九阳公司联建的希望厨房也都一一挂牌。

  民间的公益行动受到了国家的关注,10月26,一个好消息传来:国务院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,每年拨款160多亿元,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。

 一个故事:

  从玉米粥到每天“有菜有肉”

  “奶奶,我回来了!”中午时分,8岁的邓晓琪从甘豆小学赶回家,急匆匆地呼叫奶奶。

  此时,50岁的奶奶韦金花刚刚从地里赶回来,还没来得及放下锄头,孙女又问了,“奶奶你煮菜了么?”肚子饿得咕咕叫的邓晓琪翻开饭桌上的罩子,发现桌上空空,青菜还在篮子里没洗。“很快就煮好了,你等一下!”奶奶愧疚地立即去张罗着煮菜。

  这样一幕,在201153之前,在马山县林圩镇甘豆村那利屯韦金花的家里,每天都在上演着。

  韦金花的儿子儿媳都外出打工了,留下了8岁和3岁的两个孩子给她一个人带。孙女读三年级,而3岁的孙子刚上幼儿园,为两个孩子煮饭菜成为她每天最重要的任务。

  韦金花给记者描述了她过去一天的时间安排:早上5时多,给孙女煮好粥送他们出门,8时左右出门下地。到1030分左右,就得匆匆忙忙往家里赶,给孩子准备午饭。

  “煮得最多的是青菜,肉很少有,有时候做工来不及煮,她就自己热了粥吃,就去上学了。”韦金花说,家里收入全靠种点玉米地,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,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买零食吃。但他们家在村里的收入还算是中等的。在马山,像邓晓琪这样的留守儿童并不少,他们很多人中午饭甚至连青菜都吃不上,只能吃玉米粥。

53那天,煮好菜的韦金花发现孙女回家不吃饭了。“我们现在中午在学校有饭吃了,有肉,有豆腐,有青菜,还有鸡蛋汤。”

  “要钱吗?”韦金花满脸狐疑,她不相信“天上掉馅饼!”这样的好事。

  “不要钱的。”孙女从此午餐都在学校解决,韦金花则可以安心地在地里干自己的农活了。

  这天上掉下的“馅饼”,就是正在马山县普遍实施的免费“营养午餐”项目。全县在校学生54002人享受免费营养午餐,每人每餐2.5元,加上“免费午餐”资助的1元,就是3.5元了。

 一个好模式:

  政府支持让公益项目1+1>2

  一个是民间发起的爱心公益活动,一个是企业参与的慈善活动,一个是政府支持的公益项目,这三方面最后都指向同一个目标:改善贫困地区孩子的营养午餐。在马山,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

  九阳公司公益部总监陈培娟认为,在九阳“希望厨房”推进的过程中,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使这个项目得以顺利进行。在林圩镇合理小学,学校为完善食堂设备投入数万元,对于厨房的基础建设,政府部门积极协调,加快学校食堂建设。目前已经落实89个食堂建设项目,其中有57个工程竣工验收,有15个工程正在装修。

  而作为一项旨在为贫困地区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的纯民间公益行动,邓飞及其团队设想并付诸操作的模式是这样的:利用微博平台,通过500名记者的联合倡议发起,通过挂靠既有基金会完善募捐资格,借助区域性主流平面媒体的报道推动,吸引社会力量补给贫困地区儿童营养。

  邓飞坦言,“免费午餐”在推广过程中,始终坚持与地方政府的沟通,多数地方政府都表示认可与支持。

  马山县副县长刘康表示,对于在马山县开展的公益活动,县政府均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配合。

  “争取到县财政投入158万元,县教育局多方整合资金主投350万元,中石油旗下的欧文医药具械公司赞助100万元。”马山县教育局副局长蓝星勇介绍道。此外,县财政、教育部门制定严格的经费管理制度,将专项资金直接拨付到学校账号,保证专款专用,不得将营养午餐费用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或家长。

  政府主导,加上多方力量的整合,使马山县的“营养午餐”项目得到了顺利而有效的实施,收到了1+1>2的喜人效果。

  新闻背景

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近期发布的《中国农村贫困学生营养状况调查报告》显示,在广西、云南等西部贫困地区,由于营养摄入不足,学生生长迟缓率近12%,而在马山县,部分小学生每天的伙食只是玉米粉,或者米饭加上自制的咸菜,5-12岁男女童的生长迟缓率分别达25.3%28.6%5个孩子中就有1个营养不良。

  半年前,邓飞等500多名媒体记者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“免费午餐”公益行动。项目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地区学童提供免费午餐,它致力于通过社会捐助的力量,帮助因家庭贫困而没有钱享受营养午餐的学生。

  而早在20105月,九阳公司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设立“九阳希望基金”,为贫困地区建设“希望厨房”,改善贫困地区青少年营养不良的现状。

  今年53日,南宁市在马山、隆安、上林三县实施贫困县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,正式给学生提供免费的营养午餐。



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82号

信息总数:989 全天访问总数:1019 访问总数:26470